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
来源:学大教育 时间:2013-11-27 17:05:34
每一个同学都可以在学习上做到勤奋的状态,但是并不是每个同学都可以在学习上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。对于许多同学而言,他们付出了不少的心血却难以在学习上获得一些成绩,这并不能怪他们不够努力,只能说他们的的学习方法出现了问题。那么同学们应该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呢?
会做的题目不重复做
“这里、这里曾经全是书,都被我卖掉了!”上师大附中的张丰羽在他的书桌旁比划着告诉我,他曾经是怎样“陷”在一堆堆书山的包围中备考的,“不过和其他同学相比还算少的,我是那种‘耕完一亩三分地’就坚决不再加量的‘懒汉’。”他还不好意思地说卖书的时候发现,有不少习题书还是一片空白。
“其实我觉得,会做的题目是用不着重复去做的。”张丰羽说自己的学习方法可能听上去有点“投机”,但对他来说非常管用。“比如上课,我就不能保证始终全神贯注,但会认真听那些新的知识点,遇到老师讲解一些我不会做的题目时也会特别留心。”同样,张丰羽说自己做习题时也是有“选择性”的,当然这主要是基于他自己所说的“一般不会在同样的题目上错两次”。张丰羽说自己在初中还只是前10名,进入高中后就迅速窜升到数一数二的位置:“有许多同学一到高中就显得非常不适应,我想这也许是他们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。”
能在高考中取得“双满”,张丰羽连称自己“运气好”,不过他承认自己应该算得上是“发挥型”选手:“平时做题比较漫不经心,可一到考试我就会有种想证明自己的冲动。”做题速度很快的张丰羽说自己考试时还有个习惯,“从来第一遍不能保证全对,所以往往要做至少两遍”。在“第二遍”他通常会采取不同的思路、全新的解法来做题,这样既检查答案又能消灭前一遍“卡壳”的题目。这次高考他物理试卷做了三遍,数学试卷做了两遍,尤其是数学卷他正是在第二遍时才终于把最后一道题顺利解出,避免了与“双满”擦肩而过的遗憾。
不掉到“题海”里苦熬
“我们复旦附中物理好的女生可不止我一个哦!”杨鲁懿扶了扶眼镜有点骄傲地说。作为“双满分”中唯一的女生得主,杨鲁懿说兴趣应该是她最好的老师。
从初中开始,杨鲁懿就对物理充满了兴趣,无论是算题还是做实验都能给她带来很大的快乐。很快,她就觉得有些“吃不饱”了,“从初中开始我就养成了预习的习惯,总会比别人提前一步学,慢慢地也就学得比别人快一点了。”杨鲁懿说正是靠着这比别人“快一步”的学习方法,她没有让自己掉到“题海”去苦熬。即使在高考前夕,她也没有像宿舍里其他同学那样挑灯夜战,“我是个特不能熬夜的人!”
杨鲁懿很有危机感,正因如此也常给自己加压、不断要求上进。如这次“双满”带给她的就不仅只是开心,“另外两门不够理想。”参加过不少次物理竞赛的她提到自己的成绩,也只是淡淡地说:“只得过四次第一,比我好的还有很多呢!”以前她做题的速度非常快,可也会因此而犯些小错误,于是她强迫自己放慢做题的速度,力争一次过关不留遗憾。
“说实话,这次高考前‘双满’的念头也曾掠过一次。”杨鲁懿说这份自信来自于她平时做题的习惯:看上去越容易的题目越是要仔细认真地做。她说这个习惯是被严格的老师“逼”出来的,“平时我们老师批改试卷就非常严格,一些做题的小细节也会抠得比较细。”一直在说自己不够优秀的杨鲁懿,只有在谈到她即将就读的清华大学物理系时才由衷地笑了起来,她说不敢妄言成为“女物理学家”,只谦虚地表示:“我希望能一直从事自己喜欢的物理研究工作。”
我的学习我做主
“没想到,真的没想到!”谈起自己,敬业中学的殷国炯总带着一种很谦和的微笑,甚至在说到自己平时的成绩排名,他也是在妈妈的提醒下才把自己从“前10名”拉到“前3名”。别人是在午夜数着钟点查分,殷国炯却一觉睡到第二天上午才去了解自己的成绩。得知“双满”,他就笑言自己是“薄”积“厚”发的“超水平发挥”。
殷国炯说自己的“薄”积实在不值一提,不过是从小学开始就养成了个一回家就做作业的习惯,并一直坚持到高三。当然这个习惯的附带效应倒使他受益非浅:首先是有了较好的自制能力,学习始终是第一位的,没有完成学习任务不能放松的;其次是做题快而准,每天为了在晚饭前完成作业他总是大刀阔斧、解题迅速;最让他开心的是,完成作业后他都有大量的时间毫无压力地看一些“杂书”,从侦探类到军事类的不一而足,他尤其喜欢看那些需要思维分析、“有想头”的书,福尔摩斯系列就看了不知多少遍。没想到,这一来倒锻炼了他的阅读理解能力,解起大段大段的题来也不吃力。
“我始终相信学习靠的是自己。”殷国炯说父母曾怕他偏科,要请家教甚至动员他上辅导班去提高英语,结果他只是跑去买了些《新概念英语》自己学起来,“自己能学好,为什么要依赖别人呢!”不放心的父母给他买了不少课外习题,殷国炯“应付”起来也很有主见:“我一般都‘跳’着做,会的就放过去,能开拓我解题思路的就做一些。”在殷国炯看来,学习的独立性和自小打下的扎实基础是他拿到“双满”的最大功臣。
后记:除了天资聪颖、态度谦和、排斥“题海战术”、还都架着副眼镜外,他们3个不约而同地提出了这样的看法:“学习方法因人而异,我们也未必是所有人学习的榜样,最重要的是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、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!”
每个人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,我们可以学习其他人的方法,但是这不代表别人的方法就是完全适合我们的,对于别人的方法,我们只能够采取借鉴有所取舍才能够形成真正适合自己的方法。
热门资讯

-
2019年温州高考体检怎么检_都检查那些项目
2018-10-25 -
关于2019年高考体检这些问题要提前看
2018-10-25 -
浙江省温州中学在哪_校园是什么样子-图
2018-09-28 -
温州第二中学在哪_校园是什么样子-图
2018-09-28 -
小学生写的关于中秋节的作文【又是一个中秋夜】
2018-09-18 -
★2018年温州中考成绩查询入口已开通
2018-06-29 -
★温州市2018年中考时间6月16日-17日
2018-05-06 -
温州家教宝典【父母与青春期孩子相处要知道的10大秘籍】
2018-05-03 -
温州家教宝典【挫折教育对孩子来说是不可或缺的】
2018-05-03
热门问题
-
青岛高二学生去学大教育补习怎么样?
2021-09-03 -
秦皇岛高二学生英语差如何能进步?
2021-09-03 -
乌海初三化学成绩差有必要补习吗?
2021-08-13 -
兰州初中生报假期班有什么效果?
2021-06-25 -
深圳学大教育辅导班的费用贵吗?
2021-06-25 -
太原高中生从几个方面选择托管班?
2021-06-18 -
中小学辅导机构哪家比较好?
2021-06-18 -
小升初数学学习技巧有哪些?
2021-06-04